Cancer Cell | 细胞外DNA与核凝聚物结合并重组染色质结构以增强致癌转录
9月18日,华盛顿大学Chia-Lin Wei团队在Cancer Cell发表题为Extrachromosomal DNA associates with nuclear condensates and reorganizes chromatin structures to enhance oncogenic transcription的研究,结合多组学分析、表观遗传编辑及成像技术,以前列腺癌PC3、结直肠癌COLO320、胶质母细胞瘤GBM171三种细胞系为模型,揭示染色体外环状DNA(ecDNA)驱动致癌基因表达的核心机制。
该研究首次证实,ecDNA可与转录共激活因子MED1共定位形成核内凝聚体,以“移动超级增强子”形式与染色体基因启动子特异性互作,重构三维基因组并高效激活致癌基因。实验显示,破坏ecDNA凝聚体或沉默其超级增强子(ecSEs),可显著抑制致癌基因表达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,且ecDNA的增强子功能具有癌症类型特异性。
研究团队首先通过ChIA-drop技术(微流控液滴系统标记染色质复合物),在单分子水平捕获染色质互作,在三种细胞系中鉴定出数千个ecDNA-染色体互作事件,发现互作锚点多位于超级增强子区域,且与MED1、H3K27ac信号高度共定位。MED1的内在无序区域(IDR)是生物分子凝聚体形成的关键,后续Casilio活细胞成像也证实,ecDNA在核内形成液滴状结构并与MED1共定位。
为验证液滴凝聚特性,团队用1,6-己二醇(1,6-HD,可溶解蛋白质凝聚物)处理细胞,结果显示ecDNA凝聚体迅速解体,MED1转向结合染色体弱增强子,ecDNA与染色体互作频率下降,HES1、CCN1等致癌基因表达下调。
此外,团队开发基于CRISPR的表观沉默工具,特异性靶向ecSEs并沉积抑制性组蛋白标记(如H3K9me3)。实验发现,沉默ecSEs不仅破坏ecDNA凝聚体,还能抑制细胞增殖、诱导凋亡;且不同癌症模型中ecSE调控模式存在差异——PC3中单个ecSE可独立调控多基因,COLO320中多个ecSE需协同作用,反映ecDNA的肿瘤适应性进化策略。
该研究首次将ecDNA功能与核内凝聚体机制关联,提出全新调控模型:ecDNA通过超级增强子招募MED1形成转录凝聚体,协同激活多致癌基因。这既解释了ecDNA高效驱动肿瘤进展的原因,也为靶向ecDNA的肿瘤治疗提供了明确突破口。